互联网+餐饮,食品安全需重视

时间: 2015-11-11 11:51 来源: www.china-saas.com 作者: 一凌网SAAS服务平台 点击:
    近日,深圳市查处多家非法经营餐饮业,而令人震惊的是,这些黑作坊竟然通过美团外卖、大众点评和饿了么等多家网络平台进行销售。这种情况不止是在深圳发生,在其他省市也时有发生。
    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互联网+餐饮迅速发展起来。网上订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不同于传统的电话订餐,网上订餐能查看店家提供的所有外卖和图片,更加方便。但是这也给许多无证餐厅提供了热销渠道。据《2015上半年餐饮O2O报告》预计,2015年餐饮O2O市场规模将达到1389亿元,预计同比增长46.8%,5年间增长超15倍。互联网+餐饮使得越来越多的食品店铺聚集到网上来。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健康,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能让无证餐饮店在网上逍遥法外。外卖平台要做好入驻商户的审核资格,不能为了抢夺客户资源就将商户资质审核抛到一边。就目前情况来看,外卖平台的第一道审核防线就不合格。
互联网+,互联网+餐饮
    究其因,餐饮O2O行业的激烈竞争,导致一些网络外卖平台出现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问题。据媒体报道,各大网络平台都是通过“扫街”甚至“扫楼”的方式拓展商户,而商户在平台进行注册时竟然可以不输入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等重要信息。如果这个审核漏洞不及时堵住,食品安全防线必将难以守住。
    换个角度思考,网络外卖平台加强对入驻商户的监管,也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制造数量上的繁荣,放松对质量的管控,是极其短视、不明智的行为。毕竟,餐饮行业是一个非常注重口碑的行业,一旦让无证商户混进网络外卖平台,给用户提供了不卫生的食物,将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损伤企业形象。
    必须承认,网络外卖平台的发展有积极的一面,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也不应该成为监管盲区。事实上,10月1日起新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已经明确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对应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现在的问题是,一些网络外卖平台尚未担负起法律责任。
    对于网络平台监管不严的情况,法律上有明确规定:监管部门可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31条规定对其进行处罚,最高可吊销平台许可证。除了行政处罚外,平台还需与网上餐厅在民事责任方面承担连带责任,赔偿消费者所受到的损害。
    如果想要在网上订外卖,一定要看好企业资质,证件是否齐全,毕竟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推荐阅读:互联网+云计算两个好搭档,http://www.china-saas.com/a/xinwenzhongxin//2015/1110/1897.html

一凌网 版权所有 ©2014 客服热线:0532-80983636
售后:0532-80983636 客服邮箱:china-saas@i-lingnet.com 鲁ICP备09044324号-8

鲁公网安备 37021002000259号

您还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