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11看互联网+如何持续发力

时间: 2015-11-12 10:47 来源: www.china-saas.com 作者: 一凌网SAAS服务平台 点击:
   “买买买”今年天猫双11的代名词,据统计交易开始仅两分钟,双十一成交额就突破10亿元。互联网消费带来的巨大的影响力,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互联网+这一模式如何持续发力。
    一位浙江商人说过“我在韩国呆过好几年,十多年前,当时的韩国人与今天的中国人一样,疯狂地从日本、欧美购买各种日用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消费升级最先带动的往往不是本国制造业的转型、精进,而是进口商品的快速增加。
    从年初的全民抢购“日本马桶盖”到“双11”海淘热,中国的内需正在升级,但国内的品牌打造、制造设计水平并未跟上。
    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看来,新常态下企业要把过去扩张性的高速发展转为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变了,简单说就是告别了短缺,进入以质量、品质为核心的需求时代。”宗庆后说。
互联网+,双11
    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认为,“互联网+”之所以席卷全球,核心在于便捷地满足了人们升级的消费需求,制造业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出现问题,关键在于原有产能、技术、供给无法跟上人们日渐升级的需求。
    “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制造业也应该拥抱互联网,大力推进信息化。”徐冠巨认为,“制造业+互联网的关键是深度融合,不是贴标签”。
    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试水O2O并非易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近日表示,一些百货零售实体转型试水O2O不尽如人意,主要还是由于内功修炼不够,商务部将继续积极支持、引导其创新和转型发展。
    “双创”已经席卷全国,在城市,互联网、电子商务与各行各业结合,释放出巨大的创业创新活力。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线上平台,和以邮政为代表的线下传统企业,正在通过资源互补形成合力,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业内人士提出,要能持续激发农村的内需潜力,除了“工业品下乡”,还需拉动“农产品返城”,让年轻人返乡创业留得住。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一个多世纪以前说,“创新性破坏是经济进步最本质的驱动力”。“互联网+”的发展必然带来对现有行业的一定冲击。通过改革引入市场竞争,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这是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
    “互联网+”是新业态,新业态的发展更要遵循这样的原则。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认为,从技术改变基础设施到商业模式最后到商业精神,是“互联网+”的核心逻辑。
 尽管“互联网+”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但其在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等各大领域,所蕴藏的魔力正在显现。正如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的那样:“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把握机遇,增强信心,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制造业将互联网和传统制造业有机融合在一起,带给人们的是更加便捷的消费,各种优惠信息,足不出户消费都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网购。互联网+制造业的巨大成功,也带来其他行业使用互联网热潮,像现在互联网+餐饮、互联网+金融等等。互联网+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互联网+在未来还会持续发力。
推荐阅读:互联网+健康,互联网+教育,未来两个发展方向  http://www.china-saas.com/a/xinwenzhongxin//2015/1111/1908.html

一凌网 版权所有 ©2014 客服热线:0532-80983636
售后:0532-80983636 客服邮箱:china-saas@i-lingnet.com 鲁ICP备09044324号-8

鲁公网安备 37021002000259号

您还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