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凌网软件核心提示:
进销存软件实施失败的五个症状:没有即时脉搏;空的培训计划;流失的旧系统;信息过量;消失的资源。
症状一:没有即时脉搏
对于大规模的进销存软件实施来说,培训通常是原来提议的一部分。培训的内容包括列出的详细说明和相匹配的阶段实施计划。在最好的情况下,这还包括一个定制的培训计划,与内外部资源计划相匹配。
然而更多的时候,培训是作为这项建议的最后一项,并没有具体的说明来交代如何设计、记录和实现培训。更糟的是,在进销存软件系统实施上花费数百万美元的客户,他们是依靠这个系统的输出来实现组织目标的,但他们在合约里并没有提到培训,更别说培训的投资回报率了。
你应该怎么做呢?在签合同之前,要求集成商提供详细的预算和资源分配-以及员工和用户的培训时间安排表。我们强烈建议您取到这个培训计划和过程的第三方审查,第三方评价可作为专家的第二意见来参考。
症状二:空的培训计划
访问进销存软件行业经理将会帮助你判断这个培训计划是否能准确反映终端用户的需求,是否符合实际的流程和功能,但是一个快速的评估通常反映出数据不到位问题。
刚开始时有个模板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模板并不是计划本身。如果你花了六个月来培训,到头来还只是空谈,这时你就开始匆匆忙忙的完成培训以便赶上用户的培训。培训的时间越少,那么就越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流程和程序,进销存管理软件上线后你就会看到更多的问题。
症状三:流失的旧系统
培训应该详细介绍旧系统到新进销存软件系统是如何过渡的。假设终端用户能够快速的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而不在意转移的细节和原因,那就可以看出用户并不打算完全接受新系统。
注意:当然这样做还有更合理的理由。告诉终端用户,包括在新系统下的旧终端用户,他们在之前的工作室值得的,相信让俺们会敞开心扉来接受新系统的。
症状四:信息过量
我们都上过课。7小时的培训课做了一个很好的介绍,接下来的5小时却无聊透顶,真正介绍需求相关的那些具体进销存管理软件信息却只有20分钟。
不仅是用户花了7小时只获得了20-30分钟的价值,他们还要自己判断哪些部分是与自己相关的,他们会努力尝试完全明白这所有的数据吗?他们只想要明白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应该怎么做而已。
症状五:消失的资源
每次为
进销存软件实施投资前,企业都会组织一个商业案例来讨论投资回报率、系统输出和进销存软件系统影响,这些都与所作的决定相关。进销存软件临近上线,通过评估的决策过程,你会经常看到那些支持发展成果而不是业务目标的决定。
一个案例是重新分配培训队伍和进销存软件项目组的资源,我们经常看到用户培训被推迟,更糟的是,一系列基于任务的交互并没有为用户提供一个清晰的业务流程告诉用户什么时候或怎样进行流程的交互。这样就导致培训延误同时降低了
进销存软件对业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