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软件的业界有这样一个真理:
在线ERP开发人员必须要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学会听懂用户的说话,但不要被用户误导而维护人员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永远不要相信用户,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因为用户有时候其实是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学会认真倾听用户的话,但不要被用户牵着鼻子走。用户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表达能力也不尽相同,要明白他们意见背后究竟想要说明的是什么,特别是对那些有一定经验的用户,更要认真分析他的反馈,由于他对系统的一些问题认识不足,有时还会误导你的判断。
ERP系统的问题千变万化,有用户操作的问题,有在线ERP系统的问题,特别是用户操作层面的问题,更是千奇百怪,有权限的问题,有操作顺序的问题,有业务理解的问题,不一而足。同样的问题症状,但不一定是同样的原因,也不一定适用同样的处理方法。
ERP系统维护人员接到问题时,不要着急,首先要做的事,要明白用户是在哪个环节,哪个层面上出错,一定要调查清楚(这一点在对于远程维护、电话维护中更加重要),然后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比如有一次,某客户(企业内部系统维护人员)向我反映,应付模块中的税码全部不见了,问我是不是从后台做了什么操作。当时一听到这话,我可是吓坏了,税码的设置只有超级用户或者系统管理员才有权限,难道有人不小心,从后台删除了数据?又或者是在线ERP系统存在BUG?我首先询问,有没人进行后台操作,回答是无,接着急急忙忙进入系统,查询之后,发现税码设置好好的,都还在。于是,我仔细地询问了客户,是什么情况下发现税码找不到的,用户说,昨天还可录入税码的,今天就不行了,我继续追问,问题具体出现到哪个操作过程中。客户说是在录入发票过程中,并说明了具体的发票号。于是,我进入此发票的发票行进行查询,果然找不到税码,真是太奇怪了,设置是正常的,为何就找不到呢?查看其他发票又是正常,看来要从发票本身去查找原因了,我与其他发票认真比较分析之下,发现发票日期有问题,当前年份是2013年,用户却录成了1013年,提前了1000年,而税码设置中,税码是从2000年生效的,当然找不到了。我将发票年份修改为2013,问题就立马解决了。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但如果不仔细分析,听从用户的反应,在后台查找原因,反而会越走越远,所以在线ERP维护人员一定要有独立的判断能力。
下面经一个库存科目定义错误引发的账务错误为例,说明处理方案。
比如:库存科目定义出错,将资产类科目定义成了费用类科目,造成的后果:库存模块产生了大量错误会计分录,并已传送到总账接口,子库科目设置也未更改。
对于这样的错误,我们分析如下:
错误的原因在于子库科目设置错误,需要进行修改,引发的错误在于会计分录错误,也要修改,同时由于设置的需要,在修改子库科目前必须将现有量清零。
基于此,处理方案如下:
1)清理子库科目需要更改的子库名称;
2)设置帐户别名,用于处理子库科目调整;
3)子库存数据备份;
4)对库存数据做清零;
5)修改子库帐户设置;
6)使用帐户别名将子库数量接收或发放回原子库;
7)从后台更改已产生会计分录的科目代码;
8)注意事项:处理过程中此子库不应进行其他操作,也不能做成本更新。
从以上处理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处理问题要一定要完整,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需求。
其次,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建立维护问题库。
在维护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需要将其记录下来,记录问题发生、解决方案,持之以恒,积少成多,建立问题库,并进行归类,汇总分析,总结经验并寻找规律。这是一个知识积累、知识沉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总结、归纳、提升。
这个作用是双面的,一方面是自身的总结提高,以后可快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可用来培训在线ERP客户,提供参考。企业
ERP系统维护人员要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知识积累有利于系统化分析问题,形成维护经验体系,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ERP系统应用与维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