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管理不仅是大公司需要注意,小公司更需要加强管理,因为如果资金压在仓库,会造成周转不灵,对企业运营产生重大影响。下面小编介绍下小企业
仓库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
一边是成千上万的物料、成百上千的供应商,一边是为数不多的仓库管理员,这就造成库存物料种类繁多但不适用,有或没有但也基本不用的管理制度与流程。归根到底,仓库问题基本上都来自现场管理不到位,例如:
1、不遵守先进先出原则,也不按单进出库,造成呆料、废料。
2、不按库位摆放物料,或移动物料后,不及时把新库位的资料交给录单员录入系统,造成无法找到相关物料。
3、仓管员不及时送单给录单员,录单员不及时录入系统,结果造成系统数据与实际脱节,影响库存软件系统数据的准确性,最终影响到了生产计划的贯彻和执行。标识不统一、不规范,不是没有物料编码,就是物料名称不对,以致无法追查该物料的历史状况。
4、部分仓管员责任心不够,工作态度消极,办事拖拉,库存盘点不准,以及手工单据信息不准确(主要是抄写错误,键入错误),这都是常有的事。
5、新旧仓管员交接不清,换一个仓管员,没有真正的交接手续,对前任仓管员所管的物料状态不明的,干脆就封存起来不予管理,只说“找不到”,造成了不应有的呆滞和浪费。
其实使用
仓库管理软件能避免很大一部分问题,如进出货都统计在系统中,各种材料位置、数量能轻松查询。避免手工记录造成数据不准确、标识不清的问题,实现仓库科学管理,这也是许多仓管人员要求配备的。
做好仓库管理工作的经验
在实施这些仓库管理的规章制度前,有几项基本工作要做,得把这些工作都安排落实到位后,才能有效的实施那些规章制度。
1、分厂存货
现在绝大多数经销商是把各类商品按照品类摆放在一起的,这样操作简单,但这很难对各厂家的商品进货情况进行管理,笔者是按照各厂家来进行存放商品的,各厂家的商品各自集中在一起,这样可以很直观的检测各厂家的商品进货情况,厂家来人看货或是盘点时也很方便。
2、铁丝网分隔
根据各厂家正常情况下的商品存放位置和数量,使用角钢和铁丝网,将仓库分隔出一个个单独的存放区(小库),每个存放区只集中堆放某一个厂家的商品,严禁将各厂家的商品交叉摆放,进一步贯彻将各厂家的商品分区分隔管理的措施。若是不用铁死网彻底分隔,仓库管理人员很难说有那个自觉性做到坚持分隔存放各厂家的商品。
3、双库位图
考虑到商品繁多,且库工又存在一定的流失率,在仓库里实施的双库位图制,所谓双库位图,使用最直观的图形化,以彩色条块加文字的说明形式,来显示当前仓库里各厂家各商品的所在地,这个“双”字,就是在仓库入口处安装有整体的库位图,每个厂家的分区小库再有本小库的库位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库工最快的知道各商品所在,保证快速出货。即便是新入职的新库工,只要识字,也能很快找到相关的商品所在。
4、使用重型货架
针对部分商品容易出现在堆叠时出现挤压变形的问题,在部分小库里安装有重型货架,按照各商品的最大堆叠限度,将商品摆放在重型货架上,避免过多的堆叠带来的商品损耗,这重型货架虽然前期投入较高,但重型货架可有效的解决货物堆叠过多带来的损耗问题,总体上算起来,还是很值得的。尤其是一些容易出现积压破损的商品,尤其适用。
5、商品与非商品分开
仓库存放的不都是商品,有许多暂时不用的办公用品,家具,车辆部件,乃至各厂家的促销品,宣传品,以及一些残次商品,也都堆在仓库里,这些非商品与商品混堆在一起,一是影响出货效率,二来也破坏库容的整洁程度,在仓库专门分设了三个区,分别存放杂物(家具,车辆部件等),各厂家的促销品/宣传品,以及残次商品。严格残次商品的管理制度。
6、突发性查库
有些经销商老板一年才查一次库,仓库所隐藏的问题压根发现不了,使得库管人员有机可乘。及时的查库,对仓库管理人员具有很好的威慑作用,当然了,月月查库,这工作量也着实大了点,笔者所采取的办法是突发性查库,每年六次查库,但时间不定,可能三个月查一次,也可能一周之内查两次,促使仓库管理人员始终得保持仓库的管理工作符合标准。
7.带领库工参观其他仓库
直观的教育比规章制度更加有效,笔者每两个月安排业务经理带领我司的仓库管理人员去本地优秀的仓库管理单位去参观,尤其是一些做出口产品的单位,其优良的仓库管理,整洁的库容库貌,给我司的仓库管理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能现场学习到一些先进的仓库管理经验。
所以小公司仓库管理要有合理的规章制度、定期盘点和仓库管理软件,这样才能实现仓库科学化管理。